? 1、重視選育,改進生產模式:
鵝肥肝生產是一項系統工程,基礎就是種鵝的選育與飼養。生產肥鵝肝大多采用朗德鵝,其體型大、耐粗飼,產肝性能好,國內其它品種的鵝產肝性能難以達到朗德鵝的水平。朗德鵝平均肝重可達到800~900g左右,產肝較好的個體,肝重可達1800g左右。鵝品種的選育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經濟效益及市場份額,必須加強鵝品種的選育力度,加快良種繁育體系建設。同時在加強選育工作的基礎上,改進生產模式,大力發展公司+基地+農戶的模式,通過強化培訓和技術指導等方式,利用企業周邊農村剩余勞動力,帶動農戶創收。
2、增加扶持,提升模范企業帶動作用:
隨著相關生態經濟區發展規劃的逐步實施,建議相關部門積極出臺水禽業相關優惠政策,對于建設一定規模的養殖場,在用地、用電、良種繁育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給予優惠,加大對水禽產業的扶持力度。充分發揮模范企業的帶動作用,建立產供銷服務合作機制,不斷完善企業自身發展,從而輻射帶動周邊農戶。
3、探索加工,提高產品附加值:
我們應在發展鵝肥肝生產的基礎上,對其附加產品進行技術改造和優化,引進良好的加工設備和生產工藝,聯合相關研究部門研究出口味不同的深加工產品,擴大肥肝附加產品的深加工能力,那么僅一只鵝就可以創出豐厚的經濟效益。
4、抓住機遇,適度規模發展:
近年來,肥鵝肝市場的需求量缺口較大。國外一些肥肝生產國由于動物福利等問題,停止了肥鵝肝的生產,這給我國肥鵝肝產業帶來了較大的商機。我國許多企業都在擴大生產,搶占市場份額,但肥鵝肝仍是屬于高消費產品,產品工藝要求較高,加之有的地方肥鵝肝產業基礎薄弱,屬于剛起步階段,有人認為當前肥鵝肝的生產不易盲目投資過多過大,仍根據當地的實際,適宜投資,穩步發展。
5、科學布局,合理規劃產業發展:
以當地區域為關鍵點,合理規劃鵝養殖區域,落實養殖分區,確保水禽養殖的穩定發展,做到在發展中保護生態,在保護生態中加快發展,合理開發利用資源,從而使得鵝肥肝創出更多的價值。
上一條: 鵝肥肝切片的多種美味制作工藝
下一條: 鮮嫩美味鵝肥肝做法集錦